在场 | “独弦琴”弹奏出的奋斗旋律(上篇) | 汤朔梅
作为乐器,独弦琴弹奏的名曲可谓不少。它的音色纯净、悠扬、飘逸,入人心脾。而我想展开的“独弦琴”却是一件劳动工具,更确切地说,那是一把弹棉花弓(jiong)。它差不多有一个成年男性高。桐木做的弓身,弯着取势,用烘烤干的羊肠作弦,拉住弓的两端,外加一个纺锤似的木疙
作为乐器,独弦琴弹奏的名曲可谓不少。它的音色纯净、悠扬、飘逸,入人心脾。而我想展开的“独弦琴”却是一件劳动工具,更确切地说,那是一把弹棉花弓(jiong)。它差不多有一个成年男性高。桐木做的弓身,弯着取势,用烘烤干的羊肠作弦,拉住弓的两端,外加一个纺锤似的木疙
10月26日晚,作为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的重磅活动,交响乐《友谊长青》中国、越南联合创作交响乐新作品专场音乐会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该作品是广西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中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由中越音乐家携手打造,以音乐为媒,谱写中越两国的
在北部湾的粼粼波光中,在三岛三乡的渔歌声里,京族以“海洋的儿女”自居,在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端书写了与海共生的千年传奇。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他们带着独弦琴的悠扬、哈节的欢腾与渔箔的智慧,在与汉、壮等民族的交融中,淬炼出兼具海洋包容与渔家坚韧的文化品格。